分析不同建筑加固工藝方法的特點 二維碼
338
發表時間:2018-11-17 10:48 1、加大截面加固:建筑加固加大截面加固指在建筑構件外部外包混凝土,通過增大構件截面面積和配筋量來提高結構構件承載能力。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時要求原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10。 加大截面加固工藝簡單、適用面廣,適用于鋼筋混凝土受彎和受壓構件的加固,當梁、板、柱的承載力相差較大。 且其剛度也不滿足要求時,采用增大截面加固較為有效。但由于現場施工的濕作業較長,會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凈空有一定的減少。 2、外包型鋼加固:外包型鋼加固法是在建筑構件的四角或兩角包上型鋼,使其受力性能提高的方法。該加固方法分為濕式加固和干式加固。 濕式加固方法是指在建筑構件與外包型鋼之間采用乳膠水泥粘貼,或者使用環氧樹脂化學灌漿方法來粘貼,以使原建筑構件和型鋼作為一個整體共同受力。 干式加固方法是指在外包型鋼與原建筑構件之間沒有任何東西粘結,有時雖會填一些水泥砂漿,但二者間只能共享受力,干式承載力的提高效果沒有濕式的加固方法有效。 該加固法施工簡便、工作量小、受力可靠,但用鋼量較大,且不宜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用于600C以上高溫場所。適用于在使用上不能夠增加構件截面尺寸,但又必須提高混凝土承載力的混凝土結構。 3、鋼板粘貼加固:此建筑加固方法采用環氧樹脂系列粘接劑,將鋼板粘貼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物的受拉區域薄弱部位,使之與結構物形成整體。 用以代替需增設的補強鋼筋,通過鋼板與補強結構的共同作用,提高其剛度,限制裂縫開展,改善鋼筋及混凝土的應力狀態,提高梁的承載能力,以達到補強效果的一種加固方法。 該加固方法存在施工速度快、不存在濕作業或僅在抹灰工序中出現濕作業的情況,存在較小的生產及生活影響。在加固后,不會影響原有結構的外觀及凈空。 在較大程度上膠粘工藝及操作水平對加固效果造成影響。在正常濕度環境中且對經理作用所承受的受彎或受拉構件的加固中得到適用。 4、外粘碳纖維布加固:通過配套粘結材料將碳纖維片材粘貼與構件表面,使碳纖維片材承受拉力,并與混凝土變形協調,共同受力。 纖維布具有強度高、重量輕、耐腐蝕和抗疲勞等優異物理學性能,以及良好的粘合性和廣泛的適用性,用碳纖維布取代鋼板加固混凝土結構是近幾年來國際上興起的一門新技術。 5、錨桿靜壓樁加固:錨桿靜壓樁是將后種錨桿和靜力壓樁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種施工方法。即先在建筑物開鑿壓樁孔和錨桿孔,用結構膠種植錨桿。 然后安裝反力架,利用建筑物自重作反力,用千斤頂將鋼樁或預制樁逐段壓入土中。當壓樁力、壓入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將樁與基礎連結在一起,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控制建筑物沉降的目的。 6、預應力加固:外加預應力加固法是通過對鋼筋混凝土梁、板、柱或桁架構件反向應力應變方向施加應力荷載,以抵消或降低構件內部由已承擔荷載產生的應力應變,增強構件承載能力的一種加固方法。 建筑加固的預應力加固的方法通常適用于跨度較大的結構或一般加固方法無法實現的結構。預應力加固改造的方法不適用于高濕度的建設環境。 |